文昌读书会第101期,学习《这一次,我们又挨打了》。全景式地解读第二次鸦片战争,展现19世纪中叶世界广角镜下的实力格局,从多方面描述中英双方的综合实力对比,从弱者的角度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,即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——弱者的逻辑。
持续的时间
第二次鸦片战争从1856年到1860年,持续了四年时间,在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上位居第二。位居第一的是抗日战争,持续八年。
事情的经过
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,在1842年签订了《南京条约》,后来关于五口通商签订了《虎口条约》,根据条约英国人可以来广州做生意,但是这件事情遭到了大清皇帝的反对,认为只有规定的十三行在广州城外才可以和西方人做生意,坚决不让英国人进城。
1843年,当时的两广总督耆英作为外交官,几经推诿,英国驻中国公使璞鼎查同意延迟两年进城。
在1844年,璞鼎查调走了,新来一个驻华公使戴维斯,以舟山要挟耆英,无论如何都得进广州做生意,但是看到广州百姓的反应之后,戴维斯无奈妥协,1846年还了舟山,暂缓进城。1847年耆英承诺1849年肯定让英国人进城。
可是这两年间耆英调回了北京,两广总督换成了徐广缙,同时驻华公使也换成了文翰。到了1849年英国人准备进城的时候,徐广缙不认账,文翰就找到两江总督上书皇帝,而皇帝更气恼,更是不管,让找广东的地方官,此时英国人在进城这件事上束手无策了。
一直到1856年,此时叶名琛胜任两广总督,英国人终于忍不住了,借机炮轰广州,拿下了广州,一直到打下大沽口,又开始谈判,签订了《天津条约》。
在换约期间,依旧是不允许进京,发生了第二次、第三次大沽口之战,接连失去天津,北京一直到火烧圆明园。
战争的背后
纵观第二次鸦片战争,英国人无非就是想要进来广州做生意,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块,而大清王朝唯一想干的事情就是解决英国人这个麻烦,即使每一步都走的很聪明,恰恰是这种无目标的反应酿成了第二次鸦片战争。
一个人为人处世,其实就是活个目标感。如果你有目标,全世界都是你的资源,你在走向目标的过程当中,每一步都是获得滋养,哪怕你做错了。如果你没有目标感,全世界都对你构成伤害,因为你在做应激反应的过程中,永远是在积累毒素,哪怕你做对了。